杨祖述
杨祖述(1913- )生于江苏太仓市。1928年就读苏州美专,班主任颜文樑。受学于周方白、吕霞光、吕斯百等。1940年入中央大学艺朮系深造,师从徐悲鸿、傅抱石、吴作人诸大师。1943年与闻一多等人在西南联大组(太阳画会)参与社会美术活动。1951年创作《毛主席慰问伤员》、《白求恩大夫》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得第一、二大奖。1967年任上海戏剧学院、舞台美朮油画系主任。后在油画创作30多年,至199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贡献奖。1994年创作《最后的牡丹》,此后眼睛已无法正常作画。
第二代油画家
从1887年李铁夫赴美学习油画开启中国青年美术家留学欧美、日本的潮流之后。正统的油画正式被引进中国。第一代油画家学成回国后开办学校教授油画传播新美术思潮,油画的写实性易于表达生活,反映时代,因此第一代画家在当时都享有相当的声望与对社会的影响。
相对于1900年初出生的油画家第二代来说,他们出生成长于内战,日本侵华战争时在烽火动乱中能够出国留学的是绝对的少数。因此他们大多从第一代学习传承了油画在中国的香火,接继了第一代人留学欧美、日等多元的风格。但当学习完成走向创作时,又逢全面苏化的大气候。接着,文革十年在他们的艺术生命里只能在时代破碎的角落里教学、在没有掌声里创作。乱世的乌云将他们的名字以及作品隐晦了半个多世纪,如今长夜已尽,他们大部分与世长辞了。有些也已垂老矣。
乌云散去,阳光终于照到被遗忘的角落。今天我们有幸看到他们留下的作品,珍惜那一代人走过而留下的痕迹。
杨祖述,中国第二代油画家,作品以人物见长,像杨祖述这样的中国油画家在后期的创作中,已经进步到了不存法则拘囿的境地,超出了画种概念,进入到艺术概念的内心感悟,这一点既是解释杨祖述的作品,何以具有如此亲近、熟悉的诗意的门径,也是第二代油画家完成油画本土化的具体表现。
油画本土化是第二代画家对中国油画的最大贡献,作为第二代油画家重要的一员,杨祖述的艺术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来愈为人们所发现、重现!
出版:《杨祖述画集》P.59敦煌艺术中心出版1995年10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