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树
万树,字红友、花农,号山翁,明代崇祯三年(1630)生于宜兴,以国子监生游学京都,才思敏捷,学识明达,工词善曲,是著名的词曲家。少年时即遭变乱,嗣后家境清寒,长期飘泊四方,曾在山西、陕西一带游历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两广总督吴兴祚因爱其才,邀请他到幕府,一切奏议皆由他执笔,抽暇赋词作曲,每有新曲谱成,即由家伶拜笙按拍高歌,为总督全家寻欢作乐助兴。万树终以怀才不遇,忧郁成疾,康熙二十七年(1688)病归故里时,不幸卒于广西 江舟旅途中。
万树才情卓绝,勤于著作,在词曲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。他不仅是词学家,而且是著名的戏曲文学家。据《宜兴县志》载:万树一生创作传奇和杂剧二十余种,其中《拥双艳三种》传世今存。有传奇八种:《风流棒》、《空青石》、《念八翻》、《锦尘帆》、《十串珠》、《黄金瓮》、《金神风》、《资秦 》。杂剧八种:《珊瑚毯》、《舞霓裳》、《藐姑山》、《青钱赚》、《焚书闹》、《骂东风》、《三茅宴》、《玉山庵》。还著有《堆絮园集》、《香胆词》和《璇玑碎锦》等。
万树在词学上的成就就是编纂《词律》二十卷。这部曾得到无锡侯文灿协助而成的巨著,共收唐、宋、金、元词六百六十调,一千一百八十余种体。是当时词体最详,资料丰富,考订最细的一部词谱。吴衡照《莲子居词话》中说:“万红友当 榛枯之时,为词宗护法,可谓功臣。”乾嘉朴学大师以精研著称的安徽歙县凌廷堪,在其《梅边吹笛谱》秋日舟过荆溪时所作《湘月》词的序里,深以“万氏之说与古暗合也”而表示敬佩。并以隔代知音身份缅怀这位先辈:“空想堆絮园中,停樽按拍,制新词如锦。律比申商,料后世应有知音题品!”
他所著的《璇玑碎锦》图文并茂,情趣盎然,收有六十幅各种图形的回文诗。这些饶有趣味的回文诗,有的可跳着读,有的可迭着读,皆朗朗上口,形象生动。如葫芦形的回文诗可集成一首七律《渔父辞》,实际只有四十八个字,每句末一个字,为下句第一个字,第八句末一个字,为第一句第一个字,读来耐人寻味。如诗云:“芦花菖叶满平湖,湖月溪风一钓徒。徒有严陵佳世略,略无唐宪访贤图。图书鸡犬随贤棹,棹桨鸥 伴晚晡。晡日欲斜聊作咏,咏成依样画葫芦。”
万树的词,有《香胆词选》六卷五百首,为五种词稿之一。万树的词纯情自然,多流动活泼的机趣,雅韵和俗美兼备,有的近于乐府古体和南北朝民歌韵味。如《生查子·家书》:“三载住京华,百度家书寄,为念孟光愁,不尽叮咛意。今日离乡关,回首无牵系,索性没家书,省得书中泪。”
万树用一种顶针叠句作词,称为“堆絮体”,颇有特色。这与他擅长作曲有关,但又不同于词曲杂淆,可谓创新之举。如《苏幕遮·离情》:
“彩分鸾,丝绝藕。且尽今宵,且尽今宵酒。门外骊驹声早骤,恼杀长亭,恼杀长亭柳。
倚秦筝,扶楚袖。有个人儿,有个人儿瘦。相约相思须应口,春暮归来,春暮归来否?”
万树还有一种所谓“独木桥体”,其名篇《贺新郎·三舒先生传赞》和同调《游石亭记——问家僮》,以否字押韵一韵到底作词,真是“作者见奇,读者称妙”。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多种多样的风格,也几乎填过大部分词牌,虽用比兴手法而无曲晦之感,基本格调仍是清疏放逸。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《中国近世戏曲史》中称:“万树之才,足与孔尚任翱翔;其曲律可比洪 ,能兼二者之长者也。”乾隆时杨复吉刻《昭代丛书》时还提及万树其它著作近十种,可惜均已失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