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俐
1974年,生于山东
1997年,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,获学士学位
2002年,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,获硕士学位
现任教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第三工作室
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
山东油画学会会员
个展
2003年9月,“新兴力量――袁俐油画展” 晴山艺术中心(台北)
2004年12月,“浪漫荷塘――袁俐油画个展” 山东艺术学院(济南)
2005年12月,“大哉荷花――袁俐油画展” 索卡艺术中心(北京)
群展
1994年,油画《静静地坐着啡胙 敖ü?5周年山东省美展”《济南》
1996年,油画《戏梅三曲之一、之二、之三》入选“山东油画双年展”(济南)
举办“油画、雕塑两人联展”(济南)
1997年,油画《空想忆》入选“跨世纪――中国青年油画展”(北京)
毕业作品三幅参加“山东青年油画18人展”(济南)
2001年,作品《金色的阳光》获“庆祝建党80周年山东省美展”二等奖(济南)
作品9幅参加“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”(广州)
2002年,作品《草原联想》、《大洼风景》入选“第二界山东小幅油画展”,并获优秀奖(济南)
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“体验与试验――油画展”(北京)
作品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获“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作品展”(山东展区)铜奖
举办“袁俐、周伟华――中国油画新兴力量”联展(台北)
2003年,作品《荷塘――拿荷花的男人》参加“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画廊邀请展”(上海)
作品《游泳》参加“2003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”(韩国汉城)
作品《荷塘――卖花女》入选“我们的时代――山东油画展”(山东)
作品《荷塘――卖花女》入选“中国三届油画展”(北京)
2004年,作品《荷塘系列》参加“首届国家画廊博览会”(北京)
作品《荷塘――垂钓》入选“第10界全国美展”(北京)并获“建国55周年山东美展一等奖
2006年,作品《荷塘――夏天的故事》入选“时代的诘问――山东写实油画展”
出版
1997年,作品《空想忆》入选《走向新世纪――中国青年油画展作品集》
2000年,作品《误入桃花深处不知归路》入选《新艺术的后援――生于7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作品集》
2001年,多幅作品刊入《中国油画新新力量》画册
2002年,多幅作品刊入《各自表述》画册
2003年,作品《荷塘――拿荷花的男人》刊入《上海艺术家》杂志
2003年.作品刊入《中国油画》第三期及《艺术家》杂志
2004年,作品《荷塘――抱荷花的老人》刊入《北京青年报》
2005年,《大哉荷花――袁俐油画集》,河北教育出版社
多幅作品由海外收藏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。
相关评论
袁俐数年来,一直以荷塘、田园、乡民、孩童为题旨,
创作了大量的作品。应该说这些作品,有着她看到的、画下
的及拍下的现实之启迪与依据。然而,作品展示给我们的其
中更多的责任其个人人知表现的结果。
这种认知表现通过其自己的语言表述系统、图式结构与
表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与心灵、精神相沟通。它折射出
画家精神层面的某些片段与心灵深处的所思所想。
荷塘、田园、乡民、孩童,这些已被赋予永恒性的经典
意象,在袁俐的笔下、在其独具个人化的色彩和造型结构、
在其不远离具体物象,却又有意无意间疏离现实和经验审美
世界的艺术理念整合下,这些物象开始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和
审美语言,而其个人的艺术表述也在新的整合中获得了语言
意义上的自由。
罗一平(中央美院博士/艺评家 亚洲艺术家联盟中国委员会主席)
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”袁俐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勤奋
而自信的佳人学生。
她长时间地试着同荷花交谈,试着同荷花生长的天地
交谈,试着同手拿荷花的人们交谈……观察它们,接近它
们,用画家的方式,寻找它们与城里人的不同,固执地追
寻着她心中渴望得到的简单的笑容,这可能是袁俐心中最
需要的。
怎么画对画家来说是最重要的。说起绘画的因素,每
一个画家都十分清楚。关于造型,关于色彩,关于完整的
一幅画所需要的努力是何等的艰辛。没有对绘画的酷爱,
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为之不懈的努力,想成为一个好画家
是不可能。袁俐无疑就是那些最努力的画家们之一。她画
起画来,平时生活中的那些漫不经心、那点消极、立马悄
无踪影。我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有浩瀚精力的,勇敢、独立
、自信的袁俐。
闫平(画家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)
袁俐从关于农村的写生创作出发,却令人惊奇的衍生
出“农村主题”的系列性作品。在主体上,人物成为了作
品的主角,通常处于前景或中景的显要位置,站立或略显
斜依的姿态,既便于人物面容、神情的刻画,也尽可能地
处理方式,显然受到了手中照相机所拍摄的那些图片的影
响,带有了明显的图像移用的痕迹。在另一方面,袁俐却
总是抛开照片所提供的人物原有的环境,甚至偏爱一种“无
景深”的场景。她竭力压缩景深的努力,使得作品中所谓
农村环境成为了被“条理化”的背景结构――平面化而带
有明显的装饰性。由此,这一系列的作品构成了某种现代
性的“幽默”:画家将普通的人物形象――“农民”确立
为某种正面性的“标准像”图式,而描绘场景并非是还原
性的,却犹如布景式的“点题”,从而割断了与现实的明
确关联。
袁俐将自己的最新创作命名为“新农村”系列。所谓
“新农村”系列是直面中国农村的“当代性”进程,以及
由此出现的种种变化,它们包括环境的变化、生活的变化
,尤其是心态的变化。对于其中的种种忧虑,画家也进行
了个人性的思考。但是,“我从中国农民身上更多地看到
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性格,一种主流性的情绪”,因此,袁
俐并不刻意去表现所谓的“阴暗面”,而是更多地反映主
流的性格或情绪。在作品中,画家也有意展现了一种不和
谐的因素,尤其是基于都市与乡村的比照而出现的在行为
举止、穿着打扮上的巨大差异。但是袁俐这样的做法,并
非是想利用这些因素而将“农民”边缘化,正如其他画家
的所作所为,而是力图背弃所谓的“农民”族群化,将他
们同视中国社会变化中的“主体”部分。而袁俐名之为
“新乡村”的所谓“改造”,则是在艺术创作中,将中国
农民“乐天”和“向上”的情绪,更提升为一种画家始终
坚持的“幽默”品质,或者说是一种“喜悦”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