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娅萍
女,生于湖南省书香世家,自幼喜欢涂涂画画,十岁开始艺术学习,后缘遇恩师,在恩师引导下对绘画、文学、音乐、哲学、心理学、茶道和旅行等开始系统学习,影响至今。后迫于环境和家庭压力放弃自由艺术家的生活,考入广州美术学院,获学士学位期间,虽然连年评为优秀三好学生,并获一等奖学金;30余幅油画、素描、版画、速写作品留校作为教学示范收藏,获邀成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参加“庆祝建国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”“广东省版画展”,“广东美协50周年美术作品大展”等,但现实的城市和理想的世外桃源,是差距和心灵的煎熬,学院的传统教育和当代艺术的蓬勃兴起让学子不知何去何从……精神的碰撞让灵魂没有归属。一度以“勤工俭学”的名义躲进只有老师才能去的珍贵特藏图书阅览室,或是不停的旅行和创作来寻找生命的答案。作品“床单”在学院被“拒绝”展出,一度跌入谷底。后来此系列作品却被英国卡迪佛大学博士导师朱迪·洛琪评为“惊人”之作,并获得全国美术高等院美术作品的最高奖项——“美苑杯”的优秀奖。
1996年开始从师学习茶道、瑜珈和禅修,因画会友并结缘各界朋友,为之后的成长打开一扇扇的大门。一直拒绝作品的市场化,却因慈善画展的成功拍卖,被美国加州画廊看中,作品进入市场。此后,怀着“出世之心,做入世之事”的态度,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。同时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院并担任主席,获全额奖学金,并评为广东省年度“南粤优秀研究生”,创办《当代艺术与设计》,并担任主编,研究策划展览“和谐·空间”、“TOGETHER”等展览达6次之多。油画作品“灰色男子肖像”入选美术学院色彩教程,同时版画作品入选“中国版画教学与创作年会”奖。在校教学深受学生喜爱,注重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,因材施教,秉承“创造、严谨、开放、自主、轻松、愉悦”的教与学的风格。
困惑于自身叛逆和寂寞成长的少年时代,一直寻求成长的答案,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多次辅修心理学课程,一直致力于研究女性心理学,尤其是关于女性成长的课题探讨,这也是艺术创作的重大转型的一个独特的学术基础。2004年以来,学习美国、印度等不同国家的现代心灵成长课程,开拓心灵的宽度和深度,并把体验融入艺术创作,用艺术作品去表达生命灵性及女性成长。希望通过和人分享心灵的觉醒,为自己创造快乐有价值的人生,更让身边更多的人去“因为有我”而传递快乐,为他人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。
自编自导的反映当代少女成长的影像作品《十日谈》受中国文化部邀请,和其他13位国际知名艺术家赴欧洲参加《都市状态——中国当代艺术展》。反映都市成熟优雅的明星女性的《LADY》系列,在艺术界和时尚界引起极大关注,《LADY·玉》《LADY·人舒》等获邀参加2007年在北京798大山子艺术中心举行的“支点——中美艺术家联展”、“世纪回音——中国优秀油画家联展”等。
关于女性成长课题的系列作品“第一生理期”多次参加国际当代艺术展览:2006年获邀参加日本举行的“亚洲女性艺术邀请展”;香港举行的“春日·阳光”展;十余幅作品赴深圳22艺术区当代艺术节举办的“焦点——当代艺术精品展”;北京举行的年度 “艺术北京2007”展等。 2008年获邀参加A-one亚洲艺术交流协会的“亚洲厚音——中日韩印尼艺术家交流展”,等等。
绘画作品先后出版在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》、《当代艺术家工作室》、《色彩述要》、《广州美术学院1980-2002优秀留校素描作品集 学院素描教学》、《广东省书画名家作品集》、《研究的意义》、《超级英雄》、《都市状态——中国当代艺术展》等30余本画册上。论文、油画、版画作品多次发表于《纽约艺术》、《艺术界》、《艺术典藏》、《新视觉》、《中国版画》、《艺术》、《美术向导》、《美苑》、《美术》、《美术界》、《中国当代艺术》等18种美术刊物。油画作品为各领事馆、博物馆、私人收藏家和政界要人收藏。
本着创造“博爱、和谐、富足”的社会理想和使命感,致力于慈善事业,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传递爱和回馈社会,先后参加的慈善拍卖均获得收藏家和社会的青睐和好评:2005年北京、上海和广州艺术界联合举行的“彭东会治疗救援慈善义卖作品展”两次追加作品满足收藏家的需求;2006年广州慈善总会“广州市六一儿童节慈善画展”是现场捐助金额最高的艺术家;成为年龄最小的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组织的“广东省书画名家扶贫助学画展”的艺术家;等等。在此次5·12大地震之后,更是拿出心爱之作参加拍卖,所得善款全数捐给四川灾区,并参与广州美术学院的“心系汶川· 画的慰问”筹划工作,感召海内外知名艺术家捐赠作品,同心同力,筹得一千万的资金援助四川灾区。自2000年以来,通过中华慈善总会、广东省教育基金会、广州市慈善会、
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和LOFT345等机构,以个人绘画作品义卖方式为贫困学生和灾区捐助,广东省教育厅、广东省电视台以及《南方都市报》等机构和媒体多次报导和表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