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原祁
字茂京,号麓台,一号石师道人,江苏太仓人。
一作1646-1715,王时敏之孙 。
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官至户部侍郎,人称王司农 。
登第后,专心画学 。
山水能继祖法,而于黄公望浅绛尤为独绝 。
熟不甜,生不涩,淡而厚,实而清,书卷之气盎然楮墨外 。
王鉴见之谓时敏曰:“吾二人当让一头地 。
”时敏曰:“元季四家首推子久(黄公望),得其神者惟董思白(其昌),得其形者吾不敢让,若神形俱得,吾孙其庶利?”鉴深然之 。
时虞山王翚以清丽之笔,名倾中外,原祁则以高旷之品突过之 。
客有举翚画为问曰:“太熟”复举查士标为问曰:“太生”盖以不生不熟自处也 。
尝自题秋山晴爽图卷略云:“不在古法,不在吾手,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,笔端金刚杵,在脱尽习气”观此语其所至可知矣 。
康熙朝原祁以画供奉内廷,鉴定古今名画,四十四年(1705)擢侍讲学士,转侍读学士,直南书房,充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 。
与时敏、王鉴、王翚并称“四王”,“四王”的山水得到清代统治阶级的最高推崇,被尊为山水的“正宗” 。
按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,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,肆力山水,领袖群伦,影响后世,形成娄东派,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,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。
所惜一生只知临模黄公望,笔墨钝滞,格局平庸,遂造成陈陈相因,千篇一律,无复清新气象 。
清代山画衰弱,此为一大原因。卒年七十四(一作七十) 。
著雨窗漫笔、扫花庵题跋 。
《国(清)朝画徵录、熙朝名画录、桐阴论画、居易录、学庵类稿江南通志、画传编韵、清画家诗史、榆园画志》 。